項目中心/項目報告/SKY(Sky Protocol)代幣價格與實時圖表

SKY(Sky Protocol)代幣價格與實時圖表

2025-11-04 09:14:47
skybanner.png

 

什麼是 SKY(Sky Protocol)?

SKY(Sky Protocol)是一個開創性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其前身是 DeFi 領域最古老且最具影響力的項目之一——MakerDAO。 2024年,MakerDAO 透過名為「Endgame」的長期轉型計劃,正式升級為 Sky Protocol。這次升級不僅是表面上的品牌重塑,更是結構上的全面革新,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激勵系統、質押模型和模組化子生態系統,旨在使系統更具可擴展性、自主性和用戶友好性。

 

SKY(Sky Protocol)的核心定位是一套去中心化的穩定幣與信貸基礎設施,主要圍繞兩大機制運作:其一是穩定幣與錨定機制,透過 PSM(錨定穩定模組)與 USDC 等託管穩定幣進行近似 1:1 的低滑點互換,在波動期間將價格拉回目標區間;其二是利率與信貸機制,透過穩定費、儲蓄利率、清算參數形成鏈上的資金價格體系,使資金能夠隨著利率在協議與做市商之間遷移。截至 2025 年 9 月,Sky 穩定幣總量已達到約 80.62 億美元,其中全新的 USDS 穩定幣約佔 53.6%,而傳統的 DAI 仍佔 46.4%,全鏈 TVL(總鎖定價值)約 110 億美元,系統盈餘約 2,055 萬美元。

 

SKY(Sky Protocol)由 MakerDAO 的聯合創始人 Rune Christensen 指導開發,它保留了 MakerDAO 的原始領導層和核心貢獻者。該協議透過其核心平台 Sky.money 簡化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存取門檻,這是一個非託管的一體化介面,用戶可以使用 SKY 代幣進行鑄造、儲蓄、升級、質押和投票等各種操作。這種設計理念體現了 SKY(Sky Protocol)對使用者體驗的高度重視,以及降低 DeFi 使用門檻的明確目標。

 

SKY(Sky Protocol)是如何運作的?

1、治理機制與代幣體系

SKY(Sky Protocol)引入了一個雙代幣系統,作為其核心架構的基礎:

 

USDS:這是一種由抵押品支持的穩定幣,與美元軟掛鉤,作為 Sky Protocol 金融系統的基石。 USDS 透過超額抵押資產生成,並與傳統 DAI 保持 1:1 的兌換比例,為用戶提供了升級到新穩定幣系統的靈活選擇。

 

SKY:SKY(Sky Protocol)網絡的治理和實用代幣,以固定轉換率 1 MKR = 24,000 SKY 取代了原有的 MKR 代幣。 SKY 不僅繼承了 MKR 的所有治理功能,還更重視激勵使用者參與更廣泛的 Sky Protocol 生態系統,包括治理、質押和參與子生態系統(Stars)。

 

與 MakerDAO 相比,Sky Protocol 引入了更具動態性和可擴展性的治理結構。雖然 MakerDAO 的 MKR 代幣主要透過投票權提供治理權利,但 Sky Protocol 的治理系統更加模組化,允許更高程度的去中心化和更廣泛的社群驅動決策過程。這種治理結構的演化,使 Sky Protocol 能夠更靈活地適應快速發展的 DeFi 生態系統的需求。

 

2、穩定幣系統與收益機制

SKY(Sky Protocol)的穩定幣系統設計體現了其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深度思考。該協議提供了靈活的穩定幣升級路徑,用戶可自行選擇將 DAI 兌換為 USDS,而 DAI 和 MKR 都將作為更名後的 Sky Protocol 中的遺留代幣繼續存在。這種設計既確保了向新系統的平穩過渡,也尊重了使用者的選擇權和對傳統系統的依賴。

 

協議透過 Sky Protocol 代幣儲蓄率(SSR) 提供了一種創新的儲蓄功能,允許 USDS 持有者獲得被動收入。當用戶將 USD S存入 SSR 時,他們會收到 sUSDS,這是一種能產生利息的穩定幣版本。隨著時間推移,sUSDS 的價值會隨著利息的自動累積而成長。收益來自協議收取的費用和真實世界資產(如代幣化債券)的回報,沒有最低存款或鎖定期,用戶可以隨時將其 sUSDS 兌換回 USDS。這種機制讓儲蓄對一般 DeFi 用戶和資深用戶都同樣靈活易用。

 

3、跨鏈功能與使用者介面

SKY(Sky Protocol)通過集成名為 SkyLink 的跨鏈橋接機制,顯著擴展了其互操作性。這一功能允許用戶在支持的區塊鏈(如以太坊、Solana、Arbitrum、Optimism等)之間移動 USDS 和 SKY 代幣。這種跨鏈能力對於協議的多鏈戰略至關重要,使 Sky Protocol 能夠觸及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和流動性來源,同時為 USDS 在各類新興生態系統中建立應用場景。

 

協議的所有核心功能,包括鑄造、儲蓄、獎勵和治理,都可以透過官方的非託管介面 Sky.money 存取。這個平台簡化了去中心化金融的訪問,同時引入了更複雜的激勵系統和質押模型。與 MakerDAO 主要透過治理互動和有限用戶介面運作的方式不同,Sky.money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體驗,用戶可以無縫地使用他們的代幣鑄造穩定幣、質押、升級和投票。這種使用者友善的設計理念,對於降低 DeFi 的使用門檻和推動大規模採用具有重要意義。

 

4、代幣升級與遷移機制

SKY(Sky Protocol)引入了一種獨特的「升級」機制,允許用戶將他們的 DAI 和 MKR 代幣分別轉換為 USDS 和 SKY。這種升級是可選且可逆的,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需要時切換回原始代幣。轉換率是固定的-1 DAI 等於 1 USDS,1 MKR 等於 24,000 SKY。這項功能的設計確保了從 MakerDAO 到 Sky Protocol 的平穩過渡,同時不排除長期用戶。

 

為了鼓勵用戶盡快完成遷移,Sky Protocol 社群透過治理投票決定對延遲升級實施懲罰性措施。從 2025 年 9 月 22 日起,從 MKR 轉移到 SKY 將產生 1% 的罰金,且此費用每三個月增加 1%。截至 2025 年 9 月,MKR 向 SKY 的遷移已完成約 78.2%,DAI 向 USDS 的遷移約完成 53.6%。這種遷移進度反映了社群對新系統的接受程度,也為協議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SKY(Sky Protocol)市價與代幣經濟

1、通縮模型與價值積累

SKY(Sky Protocol)的代幣經濟模型設計體現了對長期主義和永續發展的追求。 Sky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 Rune Christensen 提出了一項關於「嚴格通縮代幣經濟學」的提案,旨在停止代幣發行並減少總供應。這項提案旨在實施一種「僅燃燒」通縮模型,透過系統的燃燒機制穩步減少核心代幣供應。

 

在正常條件下,SKY(Sky Protocol)不會發行新代幣,允許代幣供應下降,唯一的例外是在緊急情況下——可能使穩定幣 USDS 或 DAI 面臨破產風險的情況,例如抵押品短缺,即資產不足以覆蓋債務。這種設計確保了代幣的稀缺性,同時也為系統穩定性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性。根據 Christensen 透露,Sky Protocol 原生的回購引擎每年產生 2.5 億美元的利潤,目前每年使用 3,600 萬美元用於 SKY 代幣回購,這個數字計劃增加到每年 1.5 億美元,隨著 Sky Protocol 利潤的不斷增長,還將進一步增加。

 

2、質押與獎勵機制

SKY(Sky Protocol)引入了一個精密的獎勵結構,以激勵參與並提高代幣價值。無論核心代幣是繼續使用 MKR 還是切換為 SKY,獎勵系統都將允許持有者透過啟動獲得「星代幣獎勵,例如 Spark SPK 」。與 MakerDAO 主要依賴被動質押和治理獎勵不同,Sky Protocol 的代幣模型旨在積極吸引用戶並鼓勵長期參與。

 

SKY(Sky Protocol)使用一個名為 Sky Token Rewards(STR) 的獎勵系統來激勵參與整個平台的活動。用戶因為鑄造 USDS、透過 SSR 儲蓄、對提案投票或使用 SkyLink 橋等行為而獲得 SKY 代幣。獎勵根據協議使用情況自動計算和分發,鼓勵用戶在系統內保持活躍。這種方法將使用者活動與協議的成長和去中心化協調一致,同時避免鎖定或不必要的質押要求。

 

3、治理價值與投票權利

SKY 代幣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治理權利,持有者能夠對影響協議穩定幣機制和抵押貸款基礎設施的參數和藍圖決策進行投票。治理提案通常涵蓋風險參數、抵押品資格和協議升級。在實踐中,SKY 將持有的資產轉換為投票權;它是一種治理工具,代表著對協議未來發展方向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 SKY 代幣更應被視為參與治理的權利,而非直接產生收入的資產。投資人需要區分治理權與現金流-投票權不保證財務回報。這種設計保持了治理的純粹性,確保參與者主要是那些對協議長期發展感興趣的利益相關者,而非短期投機者。截至目前,SKY(Sky Protocol)的市值為 $1,391,400,122 美元,該代幣目前流通供應量為 23,382,014,670 枚,總供應量為 23,462,665,147 枚,流通率為 99.65%。

 

為什麼要投資 SKY(Sky Protocol)?

Sky Protocol 作為 MakerDAO 的進化版本,透過精心的代幣經濟設計、堅實的現金流基礎和創新性的模組化架構,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參與 DeFi 領域的優質標的。其大規模回購機制、現實世界資產收益和快速擴張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 SKY 代幣的強勁價值支撐。SKY 擁有堅實的基本面和獨特的價值累積機制。Sky Protocol 不僅繼承了 MakerDAO 深厚的市場底蘊,更透過創新的「真實收益」回購銷毀機制創造稀缺性。

 

Sky Protocol 將其來自現實世界資產(RWA)和借貸業務的穩定現金流,持續用於在公開市場回購併銷毀 SKY 代幣,這為代幣價格提供了強勁的通縮支撐和內在價值驅動。此外,Sky Protocol 還採用模組化架構,培育了以 Spark Protocol 為首的多個「星形」子生態。這些生態作為獨立的成長引擎,在借貸、流動性和 RWA 等領域進行創新,共同建構了一個強大的去中心化金融網絡。這種模式不僅分散了風險,更透過激勵用戶參與和質押,為 SKY 代幣創造了持續的內部需求與效用,推動了整個協議的飛輪效應。

 

雖然協議仍面臨著監管、市場和技術等多方面的挑戰,但其在 DeFi 穩定幣領域的領先地位、傳統金融世界的初步認可以及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去中心化金融領域中保持了獨特的競爭優勢。對於尋求參與 DeFi 產業長期發展的投資者而言,SKY 代幣無疑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的資產。 

 

SKY(Sky Protocol)值得投資嗎?

綜合來看,SKY(Sky Protocol)作為從 MakerDAO 升級而來的 DeFi 項目,在治理結構、穩定幣機制和現金流多元化方面展現出顯著的進步。協議的大規模代幣回購計劃、創紀錄的季度收入以及獲得的標普全球信用評級,都是其基本面的重要支撐因素。

 

然而,投資 Sky Protocol 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風險,包括治理中心化、資本充足率不足、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加密貨幣市場固有的高波動性。投資人需充分認識這些風險,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投資決策。

 

從投資時機來看,SKY 價格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後,相對於歷史高點已有較大回撤,這可能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入場點。但短期價格波動仍可能受到整體加密貨幣市場情緒的影響。

 

最終,Sky Protocol 的長期價值將取決於其治理後能否提升用戶體驗感、現金流水能否持續入帳、資金是否沿著利率錨穩定遷徙。對於有意投資 SKY 的投資者而言,與其簡單地押注代幣轉換,不如密切關注這些基本面數據的方向與節奏,它們將最終決定 SKY 的中期定價空間和協議的長期發展前景。

 

了解更多 SKY(Sky Protocol):

首頁:Homepage

區塊瀏覽器:Etherscan

此組內其他文章